25—26(上)子课题三阶段计划
课题学期研究工作计划表
课题名称 子课题三:儿童本位理念下“陶然自得”庭园式项目案例的研究
类别 太仓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    编号 L2023033 
 
  
   | 时 间 | 活动主题 | 所要解决的问题 | 活动形式与内容 | 研究方法 | 预期成果 | 
  
   | 2025年9月 | 优秀庭园项目案例学习与园内资源关联 | 如何从优秀案例中汲取经验,结合园内庭园资源开展项目 | 1.理论学习:组织教师研读《指南》中关于幼儿在自然、游戏中学习发展的内容,以及《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中儿童本位的核心观点,交流对儿童本位理念的理解。 2.资源考察:教师分组对园内庭园区域进行实地观察,记录植物种类、设施布局、幼儿常活动区域等,拍摄照片或视频,交流并初步筛选出有开发潜力的资源。 | 文献研究法、实地观察法 | 案例学习心得集、园内庭园资源与案例结合分析报告 | 
  
   | 2025年10月 | 
 儿童本位庭园项目案例雏形设计 | 
 怎样结合儿童兴趣,设计庭园项目案例框架 | ⒈理论学习:学习《幼儿园自主性游戏中儿童本位的实践研究》,重点了解如何在游戏项目中体现儿童兴趣与自主,组织教师进行案例分析研讨。⒉兴趣调研:在庭园区域开展幼儿自由活动观察,记录幼儿自发的游戏行为与兴趣点。 ⒊案例设计:教师根据理论学习和调研结果,分组设计庭园项目案例初步方案,组内进行方案分享与初步优化。 | 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 幼儿庭园兴趣调研报告、庭园项目案例初步方案集 | 
  
   | 2025年11月 | 儿童本位庭园项目案例实践 | 如何通过实践,优化庭园项目案例及活动区 | ⒈实践开展:教师观察记录幼儿的活动情况,如对不同区域的喜好、与材料的互动方式、遇到的问题等。 ⒉研讨优化:结合观察记录,从儿童本位角度分析活动区和项目案例的不足,共同提出优化建议。 | 行动研究法、小组讨论法 | 幼儿活动观察记录、优化后的庭园活动区与项目案例 | 
  
   | 2025年12月 | 儿童本位庭园项目案例优化 | 如何在实践中验证案例有效性,让幼儿参与评价 | ⒈实践开展:依据优化后的庭园项目案例,组织幼儿在庭园区域开展系列活动,教师全程观察并记录幼儿的参与情况、互动行为等。 ⒉幼儿评价:通过幼儿绘画表征、小组分享会等形式,引导幼儿表达对庭园项目活动的感受、喜欢的部分以及希望改进的地方。 ⒊案例再优化:教师结合幼儿评价和活动观察记录,再次对庭园项目案例进行调整优化,使其更贴合儿童需求。 | 行动研究法、作品分析法 | 幼儿活动评价记录(绘画、分享记录等)、二次优化后的庭园项目案例 | 
  
   | 2026年1月 | 儿童本位庭园项目案例成果梳理与总结 | 如何系统梳理案例研究成果,总结经验 | ⒈资料整理:整理本学期庭园项目案例、活动区规划资料、幼儿评价资料等,分类汇编成案例集。 ⒉总结研讨:课题组成员共同回顾研究过程,总结在儿童本位理念下开展庭园项目案例研究的有效做法,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撰写子课题阶段研究报告。 | 经验总结法 | 庭园项目案例集、子课题阶段总结 | 
 
                                                                        课题负责人:李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