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本位理念下“陶然自得”庭园式项目开发与实施研究
阶段研究小结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本学期,在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围绕“陶然自得”庭园式项目继续开展探索与研究。结合学期初制定的计划有序开展,现总结如下:
一、本学期工作进展情况
⒈梳理秋主题背景下各庭园项目资源的使用列表
上学期,各项目从结合现有资源丰富园本资源列表(自然资源、场地资源等),聚焦调整后的资源表,梳理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五大庭园项目清单。本学期,基于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链接资源,充分挖掘资源开展项目活动。以五大项目组入手,梳理秋主题背景下各庭园项目资源以及可能引发的活动,挖掘课程生长点。形成了秋主题背景下庭园项目资源列表,链接资源梳理了可生发的活动内容,有效促进项目活动的开展。





⒉推进秋主题背景下庭园式项目的组织与实施
结合前期项目活动实施中各项目组的观察记录,共同诊断,分析亮点与不足。针对不足的地方进行再研讨,梳理可行的调整策略,进一步推进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促进幼儿的经验生长。如:如何使促进“东亭集市”与其他项目之间的联系,如何将资源持续运用到活动中,不断推进项目活动的开展,如何促进项目活动的深度与广度等。
⒊共研儿童本位理念下“陶然自得”庭园式项目实施策略
通过分享前期各项目中幼儿的过程性记录和项目活动案例,研讨在“陶然自得”庭园项目中提升幼儿经验生长的可实行和有效性。其中,重点结合“万物剧场”绘本剧项目活动为例,梳理项目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以及如何有效开展进行研讨。梳理可行的调整策略,进一步推进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促进幼儿的经验生长。
在庭园项目开展中,通过研讨推进不断促进项目活动的开展,最终形成相关活动案例。形成了生长农场“秋收冬藏,腌菜很忙”、亲水乐园“造船之旅”、东亭集市“萌娃当家,童趣集市”等案例。通过的案例的分析与研讨,梳理形成了项目活动推进的有效策略。
⒋结合“陶然自得”庭园项目式活动,优化相关环境
结合季节和生长规律,调整和丰富庭园内植物的品种,如秋天增加不同品种
的菊花、三色堇,新种柿子树等。尝试利用植物和其他自然物等进行小景观的打
造,将造型和空间有机结合,丰富庭园环境。
⒌积极撰写论文并投稿,多篇论文省市级发表获奖

二、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⒈教师们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对于“项目”活动理解不够,较多活动停留于游戏活动,没有理解项目活动本质,还需加强教师对于“项目”活动的理解。
⒉幼儿园庭园环境不够凸显了,除了自然资源的丰富外等,还需进一步打造“庭”和“园”的空间环境。
⒊项目活动梳理不够,还需不断推进使之更优化,注重积累补充。
三、下学期研究计划
⒈进一步拓宽教师对于项目活动的“理解”
通过多种渠道如园本研修、课题组等,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理论,适当聘请专家进行理论实践培训,转变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⒉进一步凸显“庭园环境”
结合幼儿园场地实际,组织师幼结合五大项目组共同打造不同的“庭园”。倾听、收集幼儿的想法,通过交流讨论共同设计、打造各式“庭园”,使庭园环境更凸显。
⒊注重梳理,优化课程
基于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通过选择、设计适宜的课程来支持幼儿的需要和发展,研讨并不断循环推进,在优化调整中积累形成环境、游戏、家长工作等方面的有益经验,逐步积累补充优化课程。聚焦兴趣和经验,自主拓展、探索项目活动,从小组、班级、幼儿园三个层面多维度开展项目活动。
20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