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本位理念下“陶然自得”庭园式项目案例的研究
阶段研究小结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 子课题三李晓莉
一、项目引领,理论提升,逐光前行
庭园式环境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呈现,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的体现。它强调自然与教育的融合,关注幼儿的天性和发展需求。“陶然自得”的庭园,能够为幼儿提供一个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场所,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尽情地感受阳光、空气、花草树木,这种与自然的融合能培养他们对世界的敏锐感知和对生命的尊重。丰富多样的活动区域和空间设置鼓励孩子们自由地活动身体、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性游戏,这对于他们的身体协调性、思维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⒈学习优秀论文《立足儿童本位,让户外游戏更有戏》《一起来解锁幼儿园里的庭院游戏吧!》等:通过幼儿活动的照片、视频等,分析存在的问题,借助理论学习探讨儿童本位理念下“陶然自得”庭园式项目案例研究的主要方向。
⒉学习优秀案例《浇水车的诞生记》《庭院里的秋千》等:理论联系实际,举例分析“陶然自得”庭园式项目案例的研究方法,从而拓宽教师的视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案例研究的有效性。
二、案例反思,不断优化,共促双赢
将先进理念融入到实际行动中,用心去打造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有利于幼儿茁壮成长的庭园式环境。不断探索和创新,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拓展“陶然自得”庭园式项目活动内涵,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收获快乐、知识与成长,培养出更多自信生活、自主学习、自主创造、健康成长的活泼泼的儿童。
㈠自然厨房项目活动
孩子们特别喜欢喂小兔子,一起给小兔子准备了许多好吃的食物,例如胡萝卜、生菜、黄瓜等等。食物太多了,小兔子吃也吃不完,于是我们把多余的食物放在了探索小屋,打算过几天再去喂它。但是过了几天孩子们发现食物干瘪且发霉了,食物为什么会发霉?如何正确的风干食物可以更好的保存呢?基于这两个问题,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关于“食物风干”的探秘之旅。
㈡生长农场项目活动
种植园地里,孩子们亲手播种、浇水、施肥,体验着劳动的乐趣。他们见证着种子发芽、成长、开花结果的过程,培养了观察力和耐心。通过参与种植活动,孩子们学到了植物生长的知识,了解到生命的神奇和大自然的规律。在饲养区,孩子们与小动物们亲密接触,学会了关心和照顾它们。他们定时喂养、打扫,感受着责任的意义,与小动物的互动也让孩子们的爱心和同理心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结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分享“陶然自得”庭园式项目活动,通过观察和分析,打破边界,不断提升幼儿的科学素养,助力幼儿和教师的双赢。对教师:教学改进,帮助教师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发现优点和不足,从而针对性地改进和优化;专业成长,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提升教育教学智慧和实践能力;因材施教,更好地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和行为表现,以便实施更适合每个幼儿的教育策略。对幼儿:确保教师能更深入地关注到每个幼儿的独特需求,给予恰当支持;让幼儿在自然中学习、探索和成长,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