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4(下)子课题一学期阶段研究小结

作者: 时间:2024-06-20 点击数:

子课题一:儿童本位理念下“陶然自得”庭园式项目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阶段研究小结

20232024学年第学期    子课题一姚哲一

本学期课题组在太仓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儿童本位理念下“陶然自得”庭园式项目开发与实施研究》的引领下,以幼儿园内庭园式项目活动载体,持续开发园内的自然资源物质资源、人文资源,梳理资源体系列表为路径,形成生长性开发与利用的资源地图,通过一学期的理论、实践相结合梳理出资源列表解决教师在实际课题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或困惑。现将本学期子课题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题工作成效

调整庭园项目组的维度,开发梳理资源。

原本期初对庭园项目的维度定位在四季庭园、自然厨房、生态溪流、庭园剧场和庭园驿站,前期根据这五个项目内容做了初步的资源梳理,形式了表格式的资源列表。在课题论述后,结合专家的指导建议,重新划分了庭园项目的维度,并确定为东亭集市项目(以摊位形式呈现,集市内物品包括植物、文创等,以物换物的形式);万物剧场项目(绘本故事表演、歌舞表演);生长农场项目(种养为主,四季植物种植,不同种类动物的照顾饲养);亲水乐园项目(以游乐为主,在小溪流旁垂钓、野营);自然厨房项目(处理食物残余、制作肥料、幼儿制作食物,取材于庭院又回到庭院)。结合项目活动的具体地点,课题组进行了“庭园”资源清单和地图的梳理,从自然资源和景观资源两个维度梳理了该项目组所在区域的资源,为接下来项目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依托课例课展示与研讨,促进资源利用

由于庭园式项目活动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不足,幼儿在资源中的实践性不够高,主动性不足,对资源的利用在课程中呈现得也不够全面,所以课题组组织教师们在关注幼儿庭园式项目活动中兴趣点的基础上,借助活动中用到的资源,挖掘可以生成的教育活动。6月18日上午在园内开展了课题课展示研讨活动,张雨萱老师借助生长农场及自然厨房项目活动资源,关注到了小麦的生长与成熟后的各种加工活动,生成了小班语言活动《小麦的神奇之旅》;李舒婷老师关注到了生长农场项目活动中的藤蔓资源,发现了不同植物伴随了藤蔓资源中的特点,思考并执教了中班美术活动《跳舞的藤蔓》。课例课展示活动能够帮助课题促进资源利用,帮助幼儿通过感知和欣赏、表达等提升对资源的运用经验,内化和提升,生成和迁移新经验,支持幼儿在庭园式项目活动中的探究学习,也能通过活动的开展,关注幼儿与环境、资源、材料的互动,关注幼儿“陶然自得”的学习状态,使幼儿在自由、自主、愉悦的状态下获得发展。

二、课题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幼儿园庭园式项目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对项目组所在区域的资源利用率不高,对于地形特征、资源特性以及可延伸的活动挖掘不够。因此,下学期在需要教师对资源的预设和链接方面多一些思考,关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继续挖掘对项目组区域中的自然资源与景观资源等的价值判断,建构适宜的资源列表,以项目为活动形式,不断优化、更新资源、链接活动。

负责人:姚哲一

主办单位:高新区娄江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