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4(上)子课题三学期阶段研究小结

作者: 时间:2024-01-03 点击数:

子课题三基于科学素养提升的幼儿园劳动微项目案例的研究

阶段研究小结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    子课题三李晓莉

一、理论学习,提升专业素养

重温《纲要》《指南》《评估指南》和课程游戏化项目两步支架等重要文件,巩固教师自身对教育纲领的认知与理解,明确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推进劳动微项目活动中教师的指导。

通过理论学习《劳动教育项目化实践的探索》《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探究》《幼儿园劳动课程项目化学习活动的实践研究》等,明确幼儿园劳动微项目的概念,分析幼儿园劳动微项目案例中的项目背景、项目目标、项目活动、项目感悟等。

二、实践反思,优化案例成果

㈠基于科学素养提升的幼儿园劳动微项目背景,发现每一刻

微项目活动是一种动态的、富有挑战性的、非预设的学习过程,教师需要追随孩子兴趣和需求,给予有效的支持和引导。一片叶子、一颗松果,都能引发儿童的兴趣,教师需要敏锐地捕捉到幼儿的真实需求,挖掘其潜在价值。基于师幼共建“动态+生成”的项目建构理念,实施“任务+问题”的项目活动,让幼儿基于真实问题解决经验生长,提升科学素养。

㈡基于科学素养提升的幼儿园劳动微项目案例,浸润每一刻

中班劳动微项目案例《兔子小管家》:孩子们通过观察小兔、了解兔子、喂养小兔、照顾小兔子等活动方式,感受到了周围生活中有趣的事物,从生活中学会观察,从观察中激发探索的兴趣、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培养了幼儿乐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们获得更多的观察、发现和管理的机会。

小班劳动微项目案例《嗨!大蒜》:幼儿在观察大蒜和多种方法种大蒜等活动中,能够仔细观察,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并且提出自己的疑惑,尝试多种办法,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培养了不怕困难、敢于探究的品质。幼儿在照顾大蒜的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给水培大蒜换水、给土培大蒜浇水,培养的责任意识。在收获蒜苗和亲子美食活动中,自己动手制作蒜苗美食,提升了动手能力和自我服务能力,体验了劳动的成功与喜悦。

㈢基于科学素养提升的幼儿园劳动微项目感悟,反思每一刻

是什么?有什么?为什么?这些是孩子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他们觉得这个世界太奇妙了,这个我没见过,那个我没听过,所以都想要去了解。教育家陈鹤琴说:“大自然、 大社会是活教材。”世界上没有比大自然更好的老师,它将万事万物都毫无保留的展现在孩子们面前,让他们去看、去听、去摸、去发现、去探索。因此,加强和优化幼儿园劳动微项活动的架构,强调来源于儿童真实任务驱动下的真实问题解决,关注儿童的经验生长,从兴趣出发,分成三个阶段推进。第一阶段为“项目审议”:捕捉即时性、阶段性或因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兴趣点,引发教师主动审议,甄选真实任务和真实问题。第二阶段为“项目实施”: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经验螺旋递增。第三阶段为“项目高潮发布与回顾反思”:在多种形式的成果展示中回顾,让幼儿的经验生长看得见、感受得到。


主办单位:高新区娄江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