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4(上)总课题阶段总结

作者: 时间:2024-01-02 点击数:


总课题:基于科学素养提升的劳动项目设计与实践研究

阶段总结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    杨琳

6月份,邀请教培研科研处严乃超对课题进行了有效指导,本学期根据专家建议,将课题内容定在“基于科学素养提升的劳动项目设计与实践研究”,在校级课题扎实开展的同时,积极申报了江苏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课题组成员在基于幼儿科学素养提升的目标下,积极探索幼儿园劳动微项目的开展。如课题组成员们一起梳理了幼儿园花、草、树、虫的资源体系,通过研讨梳理了劳动项目开发的实施策略(种植园地),各班结合课题内容开展了相关的课题项目活动,在12月份进行了交流,对于项目课程中一些共性问题进行了研讨,梳理了有利于科学素养提升的有益策略,为幼儿园的劳动教育开发实践提供了初步的实践样本。

一、依托教研活动,聚焦种植园地,培养幼儿科学素养

本学期课题活动与教研二组的教研活动相结合,依托教研二组的“基于幼儿探究能力培养的种植活动开展的思与行”的活动,老师们学习了一些有关于通过种植活动提升幼儿科学素养的专业理论学习,明确了种植活动与幼儿科学探究能力之间的关系,提升了教师们的科学素养。梳理出了如何在种植活动中提升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以点带面,探索构建科学素养提升为导向的幼儿劳动教育体系。

二、重视观察量表,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提高教师科研能力,课题研究是最有效的途径。本学期课题主持人和核心组参加了万和路幼儿园和锦绣新城幼儿园的教科研训一体化的活动,参与了教育活动的观摩,聆听了教科研专家的优化建议,学习了观察量表的制定与实施。本学期设计了中班科学活动《亲亲狗尾巴草》的观察量表,课题核心组的教师结合课堂观察量表进行了幼儿的行为表现的记录与分析,助推幼儿科学素养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提高了教师观课评课设计课的能力。

三、加强课题项目开展与撰写,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本学期,各班级结合课题内容开展了相关的班本课程,教师们通过项目活动发现和支持幼儿开展有意义的学习,采用小组或集体的形式讨论幼儿感兴趣的话题,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拓展提升幼儿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经验,提高幼儿科学素养。在开展课题项目课程的同时组织教师积极撰写相关的论文并投稿,本学期共收获省级论文发表1人次,省级论文获奖10人次,苏州市级论文获奖13人次,太仓市论文获奖1人次,太仓市案例获奖2人次。

除了有一些努力的收获,在实践中我们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基于科学素养提升的幼儿园劳动微项目的开发与实践研究”的参考资料较少,专家的引领不够,开展的课题活动缺乏深度,教师们的科学素养和指导活动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对资源的运用率不高,梳理了院内外的自然、社会、人文资源,但没有更好的运用到劳动微项目中,后续还需继续研讨梳理资源背后的价值。

杨琳

2024.01.02

 

主办单位:高新区娄江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