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课题一:基于科学素养提升的幼儿园劳动微项目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阶段研究小结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 子课题一姚哲一
本学期课题组在校级课题《基于科学素养提升的幼儿园劳动微项目的开发与实践研究》的引领下,以幼儿园内种植、动物、沙水等资源与实际开展的案例为载体,持续开发园内的自然资源,以班本为路径,从而形成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性课程,通过一学期的理论、实践相结合梳理出资料列表,解决教师在实际课题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或困惑。现将本学期子课题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题工作成效
㈠依托幼儿园内资源,挖掘并判断劳动微项目的实施利用价值。
两次项目研讨活动从理论学习出发,首先讨论目前园内现有的资源,包括种植、动物、沙水等,筛选出可以进行劳动微项目的资源体系。第一次研讨中就能从这些资源中预设出可以让不同年龄段幼儿参与并持续进行的劳动微项目内容,有些碍于季节性特征,或有片段性的停歇,所以对这部分的资源要进行初步的筛选,判断幼儿在持续劳动中的价值,形成初始化的资源列表。第二次研讨中结合实地考察,分组走进园内各资源区域,记录并补充其他资源,并在集体研讨和梳理中在原有园内资源挖掘的基础上优化劳动价值的判断。从两次的研讨中,基本可以确定园内的种植园地、饲养区、小树屋、户外露营区等多个资源领域具有开展劳动微项目的价值,并在对应劳动微项目的实施开展过程中,不断提升幼儿科学素养。
㈡依托各班劳动微项目,调整并优化项目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程度。
在项目研讨活动开展的11月份,各个班级的劳动微项目在园内各个资源领域展开了阶段式的实施,部分班级是借助了园内果树资源,依据指南及幼儿对应年龄段的特点,预设一些活动形式来更好的发挥资源的有效作用,以果树资源为切入点,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并能够学习一些简单的探究方式,例如仔细观察、提出问题、亲身操作等等,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参与感知。通过看、摸、闻、听等多种途径与果树进行互动;部分班级是借助了饲养区资源的照顾动物来展开劳动微项目,饲养实践不但能帮助幼儿有效提升自己的劳动意识,还能同步提升自己解决劳动问题的能力,积累更多有益的劳动经验,从实际操作与亲身体验中获得积极品质,同时也能提升相应的劳动科学素养。从各班分享的现阶段劳动微项目的开展现状中,继续围绕资源开发与利用展开讨论,梳理并优化劳动微项目中的资源列表,使得资源列表更具劳动微项目案例的实践真实性,也有相对应的借鉴性。
二、课题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在劳动微项目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尝试给幼儿更多深层次的资源探索,没有专业性和条理性。需要相应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因此,下学期需要提升自身的教科研专业素养,寻找相应的书籍,共同研读。
负责人:姚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