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周活动安排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
主题名称:《中国娃》  班级:大2班   日期:9月29日~9月30日     带班老师:李佳琪、李晓莉
 
  
   
    | 本周 重点 | ⒈本周开展主题《中国娃》线索二:我的旅行日记, 鼓励幼儿围绕自己去过或知道的中国一个地方,用连贯的语言介绍那里的特色(风景、美食),初步感受祖国的地大物博。 ⒉基于幼儿对自身旅行经历表达较为零散,缺乏条理,不能完整地讲述旅行故事,本周设计语言表达类活动,如“旅行故事分享会”“我是小小导游”等,鼓励幼儿完整、有条理地讲述旅行经历,在活动中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如提醒幼儿按照时间顺序或地点顺序讲述,帮助幼儿组织语言,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完整性和逻辑性。 | 
   
    | 星期   内容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 来园 | 基于上周自然角的蜗牛产卵了,本周与幼儿一起探讨如何孵化小蜗牛并制作“蜗牛照顾值日表”,每天安排 2-3名幼儿当“小助手”,负责当天的照顾任务,提高幼儿的责任意识。 | 
   
    | 户外锻炼 | ⒈引导幼儿面对面交换互动,从四排变成方形再变成两个圆,及时调整和同伴间的距离。 ⒉操节、韵律活动:动作有力、精神饱满,跟好音乐的节拍看着老师一起做动作。 | 
   
    | 
 南中庭 
 | 西区 | 国庆假期 | 国庆假期 | 国庆假期 | 
   
    | 集体、小组活动 | 社会:民族风光游 | 语言:娃娃游中国 | 国庆假期 | 国庆假期 | 国庆假期 | 
   
    | 上午 游戏 | 周一:美创室 周二:区域游戏:美工区(《非遗蜡染》《我们的姓氏》)、益智区(《自然测量》《设计路线》)、科探区(《不一样的桥》《有趣的多米诺》)、语言区(《我们的首都》《旅行手帐》)、生活区(《编织包》《编手链》)、建构区(《天安门》《长城》)。 
 
 | 
   
    | 下午 体锻 及 游戏 | 三楼平台 | 二楼平台 | 国庆假期 | 国庆假期 | 国庆假期 | 
   
    | 周一:生长农场项目活动 周二:户外游戏(沙水区) 
 | 
   
    | 生活 活动 | 1.每周安全一话:中秋假期安全。 2.餐点:用餐前请值日生上台分享旅行中吃到的特色餐食及背后的小故事。 3.散步活动:散步时结合幼儿园周边场景,提问:“我们幼儿园附近的街道和你旅行去过的地方,街道两边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感知不同地域的环境差异。 4.午睡:提醒幼儿午睡前将鞋子整齐摆放在床边。 5.离园:提醒幼儿离园时走楼梯时注意脚下安全,鼓励幼儿离园后和家长分享当天在班级“旅行日记角”看到的同伴日记。 6.习惯养成:学习正确的书写姿势,初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 
   
    | 家长 工作 | ⒈家园共育:结合“我的旅行日记”,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整理旅行照片或视频,和孩子共同完成《我的旅行小手册》,回园后幼儿上台分享。 ⒉亲子活动推荐:“我的旅行记忆手账”制作活动,家长和孩子共同整理旅行素材,完成专属旅行手账。 ⒊其他: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旅行中具有地域特色的小物品,带到班级“旅行宝藏角”展示。 | 
   
    | 环境 创设 | ⒈主题环境:在班级“我的旅行日记”主题墙布置“旅行地图”(标注幼儿去过的地方)、幼儿的旅行日记作品、旅行照片拼图,摆放不同地域的特色小模型(如故宫模型、兵马俑小摆件),让幼儿直观感受不同地方的特色,激发对“中国娃”生活的广阔世界的认知。 ⒉游戏环境:在班级语言区提供空白“旅行日记本”、彩色画笔、地域特色贴纸(如熊猫、长城、葡萄),幼儿可记录游戏中的 “旅行经历”。墙面设置“旅行打卡墙”,幼儿完成一个地域的“旅行”后,可贴上对应城市的“打卡贴纸”,积累“旅行成就”;投放《跟着绘本游中国》系列绘本,供幼儿查阅地域文化知识,丰富游戏情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