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周活动安排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
主题名称:《中国娃》  班级:大1班   日期:10月13日~10月17日     带班老师:钱昱静、张雨萱
 
  
   
    | 本周 重点 | ⒈本周开展主题《中国娃》线索四:祖国大家庭, 通过观看照片、视频等形式,鼓励幼儿知道中国有56个民族,初步了解2-3个少数民族的服饰或习俗,感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⒉基于大班幼儿对舞蹈的兴趣与表现欲望,本周通过万物剧场民族舞教学、分组编创、服饰搭配、展示表演等形式,鼓励幼儿学习傣族孔雀舞、蒙古族舞等基础动作,大胆在舞台展现,感受民族舞魅力,激发对民族文化的喜爱与表现力。 | 
   
    | 星期   内容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 来园 | 鼓励幼儿来园后到种植区观察萝卜生长情况,用小铲子轻拨土壤松土,用彩笔标记叶片生长位置,记录叶片数量与形态变化;引导幼儿分组分享观察发现,说说萝卜叶片颜色、大小变化,锻炼细致观察与清晰表达能力。 | 
   
    | 户外锻炼 | ⒈引导幼儿面对面交换互动,从四排变成两排再变成四个圆、十字形、正方形等,及时调整和同伴间的距离。 ⒉操节、韵律活动:动作有力、精神饱满,跟好音乐的节拍看着老师一起做动作。 | 
   
    | 
 北中庭 
 | 三楼平台 | 西区 | 北区 | 二楼平台 | 
   
    | 集体、小组活动 | 社会:百家姓 | 语言:月亮船 | 美术:天安门 | 音乐:国旗多美丽 | 数学:帽子戏法 | 
   
    | 上午 游戏 | 周一:木工坊 周二、周四、周五:区域游戏:美工区(《青花瓷》《设计民族服饰》)、益智区(《纸牌搭桥》、《别让小球掉下来》)、科探区(《有趣的平衡》、《磁力小车》)、语言区(《我们的祖国》、《故事骰子》)、生活区(《给高兴切菜》、《穿手链》)、建构区(《天安门》、《搭高楼》)。 周三:角色游戏:娃娃家、东郊市集、小医院、裁缝店、维修站。 | 
   
    | 下午 体锻 及 游戏 | 二楼平台 | 东区 | 南区 | 南中庭 | 三楼平台 | 
   
    | 周一、四:万物剧场项目活动 周二:角色游戏:娃娃家、东郊市集、小医院、裁缝店、维修站。 周三:户外游戏(西南草地) 周五:图书室 | 
   
    | 生活 活动 | 1.每周安全一话:预防秋季传染病。 2.餐点:用餐前请值日生上台分享旅行中吃到的特色餐食及背后的小故事。 3.散步活动:散步时引导幼儿观察建筑的特点,提问:“我们身边的民族风格建筑,和你知道的其他民族住房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幼儿感知不同民族的居住差异。 4.午睡:提醒幼儿午睡时主动盖被子,起床后自主叠被子。 5.离园:提醒幼儿离园前利用拿水杯的时间简单整理自己的柜子,养成随手整理的好习惯。 6.习惯养成:学习正确的书写姿势,初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 
   
    | 家长 工作 | ⒈家园共育:结合“民族文化探秘”,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家乡民族的故事或传统技艺(如苗族银饰制作故事),共同完成《我的民族小手册》,回园后幼儿上台分享。 ⒉亲子活动推荐:“民族特色手作”制作活动(如亲子合作缝制简易壮族绣球、绘制藏族唐卡图案),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专属民族手作。 ⒊其他: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民族特色物品(如维吾尔族小弹布尔模型、朝鲜族长鼓摆件),带到班级“民族宝藏角”展示。 | 
   
    | 环境 创设 | ⒈主题环境:在班级主题墙中布置“民族分布地图”、幼儿绘制的民族服饰作品、民族节日照片拼图,摆放不同民族的特色小模型,让幼儿直观感受不同民族的特色,激发对“中国娃”所属多民族大家庭的认知。 ⒉游戏环境:收集碎花布、牛仔布、丝带、毛线等材料,投放到美工区和角色游戏裁缝店中,鼓励幼儿参考图片大胆制作民族服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