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临近 “119 消防日”,消防安全是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围绕消防安全主题培养中班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能让孩子了解基本的消防知识,学会在紧急情况下的简单应对方法,增强安全意识。
用直观方式普及消防常识
中班孩子对抽象的安全知识理解有限,需借助直观的形式。幼儿园可邀请消防员叔叔来园,展示消防服、灭火器等装备,让孩子触摸消防帽、试穿小消防服,通过 “零距离接触” 激发兴趣;播放适合幼儿的消防动画,比如《消防员山姆》片段,让孩子知道 “着火了要拨打 119”“119 不能随便打”“烟雾大时要弯腰捂口鼻”。家长可在家和孩子一起认识 “安全出口标志”,告诉孩子 “家里的安全出口在哪里”“商场里看到绿色的‘跑’的标志,就是安全出口”。
通过模拟演练强化应对技能
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需要 “实战演练”。幼儿园可组织 “消防疏散演练”:模拟 “教室冒烟” 场景,老师带领孩子用湿毛巾捂口鼻,弯腰沿着墙壁快速走到操场安全区域,讲解 “为什么要弯腰”(烟雾往上飘,低处有新鲜空气)“为什么不能坐电梯”(电梯可能断电被困)。家庭中,家长可和孩子玩 “家庭消防小游戏”:设定 “家里某个地方着火了”,让孩子练习 “找湿毛巾→捂口鼻→走安全出口→到楼下指定地点集合”,通过反复演练,让孩子熟练掌握疏散步骤。
11 月的消防安全教育,不是让孩子恐惧 “火灾”,而是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会 “如何保护自己”,逐步建立 “安全第一” 的意识,提升应对突发危险的基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