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周活动安排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主题名称:《我是中班小朋友》 班级:中4班 日期:9月23日~9月27日 带班老师:冯苑荻、费佳丽
本周 重点 |
⒈本周开展主题《我是中班小朋友》线索四:特别的我。重点鼓励幼儿通过一些内化的特点及情感来发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例如通过夸一夸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以及长大后的变化;通过故事绘本等资源,来感受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 ⒉基于上周台风天对幼儿园的影响,幼儿产生了浓烈的兴趣,想要了解什么是台风,为什么会有台风,台风都对我们的幼儿园产生了哪些影响。因此本周我们将围绕“台风”与幼儿一起进行讨论,帮助幼儿感受台风的威力,学习台风天的自我保护方法。 |
星期 内容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
来园 |
基于种植园地的部分植物不能总是放在户外风吹雨淋,因此我们重点鼓励幼儿每天放学将植物搬回教室,来园再将植物主动的搬到户外自然角晒太阳。及时关注植物的生长情况,对于一些易腐败的植物进行重点照顾。 |
户外 锻炼 |
⒈队列练习:重点指导幼儿熟悉新的排队队伍,快速找到前后的小伙伴,并自动排成两列纵队。 ⒉操节、韵律活动:重点指导新的韵律操,鼓励幼儿能够跟随教师学习做新动作,能够熟练的进行队形变化。 |
北区 重点指导幼儿将多种材料组合游戏,锻炼走、跑、跳、平衡等多种能力 |
三楼平台 重点指导幼儿能够组合跑酷游戏材料,发展跨跳的能力。 |
二楼平台 重点指导幼儿能够手脚并用,用多种形式进行攀爬,锻炼腿部肌肉力量。 |
南区 重点指导幼儿能够在跑道上快速向前跑并躲避他人。 |
东区 重点指导幼儿手眼协调攀爬爬笼。 |
|
集体、小组活动 |
语言:我长大了吗 |
音乐:木瓜恰恰恰 |
社会:狮子和老鼠 |
数学:认识梯形 |
美术:班牌设计师 |
|
上午 游戏 |
周三、四、五区域游戏:美工区(《特别的我》、《有趣的自画像》)、益智区(《下棋》、《数字跑道》)、科探区(《体内探险》、《火山喷发》)、语言区(《故事盲盒》、《自主阅读》)、生活区(《纸盘编织》、《编花篮》)、建构区(《美丽的幼儿园》、《自主建构》) 重点指导:生活区《纸盘编织》:基于幼儿在生活区对编织比较有兴趣,但是原本的绕毛线游戏比较单一,因此我们将继续投放纸盘,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形式进行编织。在活动中能够手眼协调的进行编织,发展手部精细动作。 周一角色游戏:娃娃家、有间杂货铺、东郊面馆、美美服装店、东郊医院、东郊银行等。基于上周角色游戏中我们投放了扑克牌作为货币,但是在游戏中我们还是发现幼儿存在随意支付货币的现象。因此我们本周将重点和幼儿一起为不同的游戏制定价目表,鼓励幼儿按照实际的货币数量进行交易。 周二:户外创意区 |
下午 体锻 及 游戏 |
南区 |
南中庭 |
东区 |
北区 |
西区 |
|
周二、周三角色游戏:娃娃家、超市、东郊菜场、餐厅、东郊医院、东郊银行等。重点指导幼儿在小医院游戏里能够根据小病人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治疗。 周一:户外露营区 周四:自然厨房项目 周五:木工坊 |
生活 活动 |
⒈每周安全一话:找“优点” ⒉餐点:指导幼儿自己打饭,端饭,注意不把饭菜撒在地上。 ⒊散步活动:在散步活动中观察台风天对幼儿园造成的影响,围绕台风进行讨论活动。 ⒋午睡:关注幼儿午睡情况,尤其是上铺的幼儿不把脚放到床铺外面,以免发生危险。 ⒌离园:和幼儿一起夸一夸自己,说说今天自己哪里做的很不错。 ⒍习惯养成:引导幼儿喝水倒适量的水,不要因为倒太多的水喝不掉而浪费。 |
家长 工作 |
⒈家园共育:和孩子在家一起聊聊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及时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和不足,感受自己的独特所在。 ⒉亲子活动推荐:家长与孩子们共同阅读绘本《特别的我》。 ⒊其他:可以和孩子一起规划国庆安排,发展幼儿制定计划的能力。 |
环境 创设 |
⒈主题环境:和幼儿一起布置一面夸夸墙,可以夸夸自己也可以夸夸别人,感受自己的独特之处。 ⒉游戏环境:和幼儿继续收集角色游戏里的游戏材料,一起商讨需要带什么材料,丰富角色游戏的环境。 |
本周 反思 |
课程实施:本周的课程以“我是中班小朋友”之“特别的我”线索为主线,围绕幼儿个体差异和内在特点展开,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幼儿发现并欣赏自己的优点和独特性。在夸一夸自己和创作自画像的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展示了较强的自我认知和表达能力。在绘本故事《特别的我》的引导下,幼儿通过讨论每个人的不同,感受到了个体的与众不同。尤其是在区域游戏的美工区和生活区,幼儿在“自画像”和“纸盘编织”活动中,表现出了较高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班级管理:在班级管理方面,本周着重培养了幼儿的自理能力和合作意识。幼儿通过队列练习、角色游戏中的价格制定等活动,逐步学会了与同伴合作、协商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每日的植物搬运环节,幼儿自发地为植物照顾,展现了对班级环境的责任心。同时,午睡习惯和餐点管理方面的改进显著,幼儿能够自主有序地完成打饭和午休准备,整体秩序感和自理能力都有了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