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素养提升的“陶然自得”庭园项目开发与实践研究》课题2024年度月研究工作计划表
时 间 |
活动主题 |
所要解决的问题 |
活动形式与内容 |
研究方法 |
预期成果 |
2月 |
基于科学素养提升的幼儿园微项目开发现状分析与规划 |
⒈明晰基于科学素养提升的幼儿园微项目开发现状。 ⒉基于现有问题(资源利用不够充分、成效不明显、幼儿对微项目不感兴趣等)研讨梳理后续方向。 ⒊通过理论学习对“陶然自得”庭园项目有理性认识。 ⒋明晰本学期课题研究方向。 |
⒈回顾上学期微项目开发的情况,明晰现在存在的问题与实施中遇到的困难。 ⒉针对资源利用不够充分、成效不明显、幼儿对微项目不感兴趣等问题进行研讨。⒊学习课题相关理论文献,了解“陶然自得”庭园项目的内涵,谈谈自己的想法。 ⒊主持人课题方案的介绍,明晰本学期课题研究方向。 |
调查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 |
⒈形成的资源挖掘与运用指南。 ⒉本学期课题实施阶段计划。 |
3月 |
基于科学素养提升的“陶然自得”庭园项目活动之资源的丰富与运用 |
⒈结合现有资源丰富自然资源列表。 ⒉聚焦调整后的资源表,梳理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五大庭园项目清单。 ⒊多形式收集幼儿感兴趣的、能够提升幼儿科学素养的项目活动,研讨梳理共性点。 |
⒈在上学期梳理的自然资源列表的基础上,继续调查幼儿园现有沙水、动物、花草、植物等资源,做好调整与丰富。 ⒉研讨调整优化后的资源清单中可链接的五大项目中可能生发的微项目,研讨其价值与可行性。 ⒊结合前期收集的幼儿感兴趣的项目游戏,研讨梳理共性点,为接下来项目活动的开发与实施提供思路。 |
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
⒈优化后的幼儿园资源库目录。 ⒉“陶然自得”庭园项目预设表。 ⒊幼儿感兴趣的庭园游戏项目清单。 |
4月 |
基于科学素养提升的“陶然自得”庭园项目活动之四季庭园项目探索 |
⒈依托种植活动,改造幼儿园两处公共环境,开发在环境改造项目中提升幼儿科学素养的实施路径。 ⒉通过观察幼儿活动情况、梳理幼儿获得的核心经验,直观、动态地评价环境改造提升幼儿科学素养的活动水平。 |
⒈项目小组通过种植活动、探究创造活动改造公共环境(旋转楼梯:植物探秘花园;有点田农场:雨水收集器、风向标等) ⒉通过摄影、录音、拍摄等技术手段,记录幼儿的环境改造活动,教师结合“核心经验梳理表”梳理幼儿在改造环境中科学素养方面核心能力的发展,以此见活动的成效与问题,继续调整优化。 ⒊以点带面,在课题组中继续推进其他庭园项目活动的开发与探索。 |
行动研究法 经验总结法 |
⒈打造植物探秘公园和有点田农场观察基地。 ⒉幼儿环境改造中科学核心经验梳理表。 ⒊基于科学素养提升的环境改造组织实施要点。 |
5月 |
基于科学素养提升的“陶然自得”庭园项目活动之案例研究 |
⒈分享前期四季庭园项目中幼儿的过程性记录以及支持策略,形成环境改造的案例。 ⒉研讨在环境改造中提升幼儿科学素养的可实行和有效性,形成课程建构与开发的新范例与模式。 |
⒈结合前期环境改造中收集的幼儿表征、照片、核心经验梳理表等资料,形成植物探秘花园和有点田农场观察基地两份案例,结合案例分析,分析亮点与不足。 ⒉针对案例中不足的地方进行再研讨,梳理可行的调整策略,形成课程建构与开发的新范例与模式。 |
案例研究法 小组讨论法 经验总结法 |
⒈庭园项目研究案例文本 ⒉庭园项目案例推文 |
6月 |
基于科学素养提升的“陶然自得”庭园项目活动之阶段课题资料的梳理 |
⒈梳理子课题组阶段成果,形成案例集。 ⒉回顾本学期庭园项目开发和实施情况,对实施成效进行辩证思考。 |
⒈与课题组成员共同回顾梳理本学期课题资源、课程案例、课程实施策略等材料。 ⒉组织教师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存在问题与困惑进行梳理,阶段性地总结、反思, ⒊撰写研究经验及阶段报告,形成有参考意义的模式。 |
经验总结法 成果梳理 |
⒈课题资源库 ⒉课题阶段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