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晰本学期课题分工与研究方向,各项目组设计规划本学期活动实施方案。
二、理论学习:《了解中国园林八大造景手法》 ㈠主持人介绍理论学习分享内容:各位老师,今天主要由我来向大家分享一下理论学习内容。这一次的理论学习我们主要学习的是《了解中国园林八大造景手法》。 ㈡吴老师分享理论学习内容,重点学习文章中八大造景手法: 借景:“借景”是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造景手法,就是将园林外的景物“借”到园内,扩大视觉空间,丰富景观效果。 框景: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框景十分常见。把门、窗、洞等作为边框来撷取园林景物,形成如嵌入镜框中的景色,为观者提供如画般的感官体验。“框”即窗户或者门洞,可以有多种形式,圆洞式,八方式最为常见。 漏景:漏景由框景发展而来,利用多变的花窗、隔扇,创造出若隐若现,含蓄雅致的效果。透漏的景致有一种似实而虚、似虚而实的模糊美,勾起游人寻幽探景的兴致与愿望。 抑景:中国园林美在含蓄,忌讳“开门见山,一览无余”,所以,抑景也是中国园林中普遍采用的一种造园手法。通过置石、丛林、屏障等先藏后漏,欲扬先抑,创造出“曲径通幽” 、“庭院深深”的效果。 对景:对景所谓“对”,就是相对之意,景与景之间互相为对。对景的设置往往需要考虑视线的方向、距离、角度等因素,通过设计,使得在两处观赏点可互对欣赏。拙政园中采用了大量的“对景”手法,在空间布局上主次分明,各个景点之间相互关联且富有层次,增加了园林景致的韵味。 隔景:园林忌“一览无余”,要能引人入胜。隔景即把园林内部划分隔为若干空间,以小见大,园中有园,景中有景,湖中有岛,岛中有湖。以建筑、实墙、山石密林等作为分割,丰富的空间使得游人视线基本上不能从一个空间透入另一个空间。隔景的设计使得园景虚虚实实,空间层次丰富,步移景异。 夹景:在园林中,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挡,就显得单调乏味。因此在视线两侧会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得前方风景显得更有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夹景可以起到起增加景深、突出景物、引导视线的作用。 添景:当前方主要景观较远,如果中间或近处没有过渡景观,眺望时就缺乏空间层次。在园林设计中,通常会在中间种植乔木或者花卉作为过渡,设计出前景,中景和后景,增加园林的层次,这便叫做添景。 三、组织项目组教师讨论对于“庭园”环境的认识与理解,拓展教师的视野。 ㈠什么是庭园? 姚老师:庭园就是在房子外面的一块特别的地方,它就像是一个小小的魔法乐园。一般来说呀,庭园是被围墙或者栅栏围起来的,就像给它穿上了一件保护衣,把它和外面的大马路、大广场分开来。 陈老师:庭园里面可有好多好玩的东西呢!比如说,会有各种各样漂亮的花,像红红的玫瑰、粉粉的牡丹,还有香香的茉莉,它们就像一群可爱的花仙子,每天都在那里开开心心地玩耍。还会有绿绿的草,像一大块柔软的绿色地毯,小朋友们可以在上面轻轻地跑呀、跳呀,可舒服啦。 孙老师:有的庭园里还会有大树,大树就像一把把大大的绿伞,夏天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大树底下乘凉,听小鸟唱歌。有些庭园里还会有小小的亭子或者桌椅哦,大人们可以坐在那里聊天、喝茶,小朋友们可以在那里看故事书、玩玩具。 冯老师:庭园就是我们房子外面一个特别美丽、特别好玩的地方,它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小天地,能让我们很开心、很快乐地玩耍和生活哦。 分享。 ㈡什么是儿童本位理念下的庭园? 许老师:儿童本位理念下的庭园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进行设计和规划的户外空间,强调满足儿童的生理、心理和成长发展需求,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有趣、富有启发性和教育意义的环境。 李老师:鼓励儿童积极参与到庭园的活动和互动中。比如设置种植区域,让儿童可以亲手种植花草蔬菜,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或者设置小型舞台,供儿童进行表演和游戏。 ㈢庭园vs儿童本位理念下的庭园 区别: 从成人角度出发:儿童本位理念下的庭园以儿童为中心,设计目的聚焦于满足儿童的需求,如提供安全的游戏场所、促进儿童的身体运动和探索能力发展、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支持儿童的社交互动等。 从儿童角度出发:更强调功能的针对性和多样性,会设置专门的游戏区,如滑梯、秋千、攀爬架等游乐设施;还可能有沙坑、水池、种植园等区域,以满足儿童不同的游戏和探索需求,布局上会充分考虑儿童的活动路线和安全因素。 联系: ⑴基础与拓展关系:庭园为儿童本位理念下的庭园提供了基础和蓝本。儿童本位理念下的庭园是在庭园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儿童的视角和需求出发,对庭园的功能、布局、设计元素等进行了拓展和优化,使其更符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需要。 ⑵自然元素的运用:两者都注重自然元素的运用,无论是传统庭园还是儿童本位理念下的庭园,植物、水体、石材等自然元素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都希望通过自然元素来营造出舒适、宜人的空间氛围,让人们(包括儿童)能够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美好。 ⑶空间营造的意义:都具有空间营造的意义,旨在为人们创造一个与外界环境相区别的、具有一定私密性和专属感的空间。无论是成人在庭园中放松身心,还是儿童在儿童本位理念下的庭园中玩耍学习,都能在这个特定的空间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满足人们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的需求。 四、结合目前幼儿园庭园环境进行分析,梳理环境存在的问题并讨论解决方案。 ㈠各项目组介绍交流现有环境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自然厨房:空间不够,材料过少,供幼儿操作的台面和游戏并不多。 沙水区:没有幼儿可以休息的地方,空间规划比较窄,不易幼儿游戏。 东庭集市:整个场景没有情境性的设施,材料过少,没有服装。 小舞台:连着足球场,不好打造。
㈡梳理共性问题,提出设想 将这些现有的区打造成庭园风格,倾听想法,调查收集,规划设计,形成方案,园部审核,优化方案,初步实施,共同打造。
五、基于问题初步进行幼儿园“六大庭园”的规划与设想。 ㈠“陶然自得”庭园打造分组一览表
㈡娄江院子打造推文学习 https://mp.weixin.qq.com/s/gue3ovN4KyTTOgXAxK0c-g 老师们说一下学习完推文后有哪些收获和可借鉴之处: ⒈孙老师:景的打造,利用瓦片、缸、石头等各种元素幼儿自己设计,有互动性。 ⒉李老师:每个院子的设计不一样,提前规划好,打造的时候围绕这个风格元素。 ⒊朱老师:挖掘利用资源,没有进行打造,幼儿的活动都是有事可做,有实践性。 ⒋冯老师:院子里的活动丰富,涵盖的价值不同类型,风向标关注到对风的兴趣,利用到不同材料。堆肥也设计不同的表格,能捕捉到不同的学习契机。 ⒌许老师:游戏就地取材,利用土壤制作蚯蚓塔,离孩子很近,能随手观察。 主持人:我们计划结合本园的独特教育理念与现有丰富材料,精心打造一个独具本园风格的庭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积极邀请幼儿全程参与,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自然、认知世界,丰富幼儿的知识储备。同时,教师们也将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学习与探索,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为了更好地完成庭园打造工作,我们诚挚地向家长们征求各类资源,无论是闲置的园艺工具、特色植物种子,还是丰富的创意想法,都将对我们的庭园建设起到重要作用。在实施计划前,我们会与园部进行深入沟通,明确各项事宜,包括场地使用、资金预算、安全保障等,确保庭园打造工作顺利开展。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打造出一个既美观又富有教育意义的庭园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