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课题一:幼儿园劳动微项目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阶段研究小结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 子课题一姚哲一
本学期,本课题基于园本特色教育的劳动微项目为基础内容,结合幼儿时常进行活动的班级活动室以及户外活动场的实际劳动案例,围绕资源挖掘与梳理展开了研究讨论工作。通过一个学期的运作实施,现总结如下:
一、课题工作成效
㈠挖掘并判断劳动微项目在班级活动室内的资源及其价值。
两次项目研讨活动从理论学习出发,首先了解劳动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影响力以及劳动在幼儿阶段可促进幼儿哪些方面的成长与发展,初步理解劳动活动中所体现的价值。第一次研讨中就从一日生活环节入手,梳理从来园到离园的所有生活环节中,哪些环节里是可以促使幼儿参与劳动,并能积累劳动技能的,进行初步的筛选,判断劳动的价值,形成初始化的资源列表。第二次研讨中结合幼儿在班级活动室内真实的劳动场景及劳动案例中,二次筛选并确定在一日生活环节中可以成立的劳动微项目,如叠被子、清洁班级游戏柜、清洗碗碟、扫地等,对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及生活习惯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无形中帮助幼儿养成为自己、为小组、为集体为班级服务的意识,并能团结同伴或组员,一同发展生活化的劳动能力。
㈡挖掘并判断劳动微项目在户外活动场的资源及其价值。
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有多个,但并不是各个户外活动场地都适合幼儿进行劳动微项目的开展。两次课题研讨活动依旧从理论学习出发,学习其他幼儿园借助了哪些幼儿园户外场地开展了合适的劳动微项目,从他园经验中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做一个参考。第一次研讨中就从户外场地区域分析入手,梳理在这些户外场地中哪些区域合适进行劳动微项目,可以让幼儿合作参与劳动,积累劳动技能的,判断场地中劳动的价值后完成筛选,形成初始化的资源列表。第二次研讨中结合幼儿这些户外活动场内真实的劳动情况及劳动案例中,二次确定在初步筛选出的户外活动区域内可以成立的劳动微项目,如种植园地、饲养区域、小溪流、娃娃家等,推动小班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生活技能、劳动技能方面的养成,潜移默化地在劳动微项目中引导幼儿养成愿意劳动、喜欢劳动、爱劳动的积极品质。
二、课题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㈠缺乏对资源的有效利用。
目前在班级活动室内开展的微项目实施情况还是很有效的,只是对于个体差异明显的幼儿,这个微项目的资源利用可能还需要再深入挖掘一下,判断一下是否适合个别幼儿参与。在户外场地区域中的资源利用还存在较大的问题,资源利用率不是很高,各个班级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在后续的研讨中要考虑是否要采用班级一对一管理区域的策略,帮助个别班级幼儿能够在这个户外场地区域中更有主人翁意识地参与劳动,提升劳动能力。
㈡缺少专家针对性指导。
目前课题组教师都能按照分配的户外场地区域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劳动微项目活动,但是还是在幼儿指导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有其他幼儿园中有经验教师的指导,或者有这方面的专家莅临指导,相信指导水平和专业能力会提高很多,学习机会较少。
负责人:姚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