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2班9月保育《小班幼儿流鼻血的正确处理与预防》

作者: 时间:2025-09-01 点击数:

小班幼儿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鼻腔黏膜娇嫩、血管丰富,流鼻血成为家庭中常见的突发状况。许多家长面对孩子流鼻血时容易慌乱,采取仰头、塞纸巾等错误处理方式,不仅无法有效止血,还可能引发呛咳、鼻腔感染等风险。因此,掌握科学的应急处理方法与系统的预防措施,对保障幼儿健康至关重要。

流鼻血的常见成因解析

了解流鼻血的原因,能帮助家长更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与处理。小班幼儿流鼻血的常见原因主要分为生理因素、环境因素与行为因素三类。生理因素方面,幼儿鼻腔黏膜血管密集且脆弱,感冒、鼻炎等疾病会导致鼻黏膜充血肿胀,轻微触碰就容易破裂出血;部分幼儿存在鼻中隔偏曲等生理结构问题,也会增加流鼻血的概率。环境因素上,秋冬季节气候干燥、室内湿度不足,会使鼻腔黏膜水分流失,变得干燥易裂;空调、暖气的长时间使用,会进一步加剧空气干燥程度。行为因素是最主要的诱因,小班幼儿好奇心强,喜欢用手指挖鼻孔,容易损伤鼻黏膜;剧烈运动、奔跑打闹时的碰撞,或是打喷嚏、用力擤鼻涕等动作,都可能导致鼻腔血管破裂。此外,挑食、偏食导致的维生素C、维生素K缺乏,会影响血管壁的弹性与凝血功能,间接增加流鼻血的风险。

科学应急处理的“四步法则”

当孩子流鼻血时,家长需保持冷静,按照 “安抚情绪—正确止血—观察状态—后续护理”的步骤科学处理,避免陷入误区。

第一步,安抚情绪是基础。孩子流鼻血时往往会因害怕而哭闹,而哭闹会导致血压升高,加重出血。家长应立即蹲下身,与孩子平视,用温和的语气说:“别害怕,妈妈 / 爸爸在这里,我们很快就能止住血。”同时轻轻握住孩子的手,通过肢体接触给予安全感,引导孩子保持安静,用嘴巴呼吸,避免用鼻子吸气或用力哭喊。

第二步,正确止血是关键。摒弃 “仰头止血”“塞纸巾止血”“拍打额头” 等错误做法,采用 “按压鼻翼 + 冷敷” 的科学方式。让孩子保持坐姿,上半身略微前倾(避免血液流入喉咙引发呛咳或呕吐),家长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孩子鼻翼两侧(约鼻孔上方 12 厘米处,即鼻中隔前下方的出血点),持续按压5—10分钟。按压时力度要适中,以不影响孩子呼吸为宜,期间不要频繁松手查看出血情况,以免中断凝血过程。若出血量较大,可同时用冷毛巾或冰袋(用毛巾包裹后避免冻伤)敷在孩子鼻梁处,低温能使鼻腔血管收缩,辅助止血。

第三步,密切观察需细致。止血后,要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面色、呼吸等情况,询问孩子是否有头晕、恶心等不适。若孩子出现面色苍白、精神萎靡、频繁吞咽(可能是血液流入胃部)等症状,需立即带孩子就医。同时注意观察后1—2天内孩子鼻腔是否有少量渗血,避免孩子用力擤鼻涕、挖鼻孔。

第四步,后续护理要到位。止血后可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孩子鼻腔,缓解鼻黏膜干燥;让孩子多喝温开水,补充水分;饮食上避免辛辣、燥热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果。若孩子鼻腔内有血块,不要强行抠挖,可待其自行脱落,或用生理盐水软化后轻轻清理。

全方位预防措施的落地执行

预防流鼻血比应急处理更重要,家长需从环境调整、行为引导、饮食调理、疾病护理四个维度做好预防工作。

环境调整方面,重点保持室内适宜湿度。秋冬季节或使用空调、暖气时,可在室内放置加湿器,将湿度控制50%—60%;每天定时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保持空气流通;在室内放置水盆、绿植等,也能辅助增加空气湿度。同时避免孩子长时间处于干燥、粉尘较多的环境中,外出时可佩戴口罩保护鼻腔。

行为引导方面,核心是纠正挖鼻孔的习惯。小班幼儿挖鼻孔多是因为鼻腔不适或无聊,家长可通过绘本《小鼻子的大麻烦》、动画短片等趣味形式,让孩子了解挖鼻孔的危害;当发现孩子挖鼻孔时,不要大声呵斥,而是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如 “我们一起去玩积木吧”,引导孩子停止不良行为;若孩子因鼻痒挖鼻孔,可及时用生理盐水喷雾清理鼻腔,缓解不适。此外,提醒孩子在户外活动时避免剧烈碰撞,教会孩子正确擤鼻涕的方法(按住一侧鼻孔轻轻擤另一侧,避免两侧同时用力)。

饮食调理方面,注重补充维生素与水分。鼓励孩子多吃富含维生素 C 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草莓、西兰花、菠菜等,维生素 C 能增强血管壁的弹性;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 K 的食物,如菠菜、猪肝、蛋黄等,维生素 K 有助于凝血功能。同时保证孩子每天饮水量不少于1000毫升,可根据孩子喜好在水中加入柠檬片、水果丁等,提高饮水兴趣;避免孩子过多食用辛辣、油炸、甜食等刺激性食物,减少对鼻腔黏膜的刺激。

疾病护理方面,积极预防呼吸道疾病。感冒、鼻炎等疾病会诱发流鼻血,家长要根据气温及时为孩子增减衣物,预防感冒;若孩子患有过敏性鼻炎,需避免接触过敏原,遵医嘱使用药物控制症状,减少鼻黏膜充血肿胀的情况。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若发现鼻中隔偏曲、凝血功能异常等问题,及时就医干预。

需要及时就医的特殊情况

多数幼儿流鼻血通过家庭处理即可缓解,但出现以下情况时,需立即带孩子前往医院儿科或耳鼻喉科就诊:流鼻血持续超过20分钟,按压后仍无法止血;一周内流鼻血次数超过3次,且无明显诱因;流鼻血时伴随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贫血症状;鼻腔内有异物感,或流鼻血伴随脓性分泌物、异味;孩子曾有头部外伤史,流鼻血伴随头痛、呕吐等症状。就医时,家长需向医生详细说明孩子流鼻血的频率、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及日常习惯,协助医生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主办单位:高新区娄江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