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预防近视需要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努力,从生活习惯、用眼环境、饮食等多方面入手。以下是一些实用建议:
1.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如散步、玩耍、跑步等。户外自然光线能促进眼睛分泌多巴胺,抑制眼轴增长,有效预防近视。选择阳光不强烈时段活动,如清晨、傍晚,避免阳光直射眼睛。阴天户外活动也有一定效果。
2. 控制电子产品使用:3岁以下幼儿尽量避免接触电子产品;3-6岁幼儿每次使用不超过15-20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使用时保持正确距离:看电视距离3米以上,电脑屏幕距离50厘米左右,手机和平板距离33厘米左右。
3. 保持正确用眼姿势:看书、画画时,眼睛与书本距离约33厘米,身体坐正,背部挺直,不弯腰、不趴着。避免在晃动的车厢、走路时或躺着看书、玩手机。
4. 营造良好用眼环境:学习时光线要充足、柔和,避免过强或过暗。白天利用自然光,晚上选择合适台灯,台灯应放在写字手对侧前方。定期调整桌椅高度,确保孩子坐姿舒适,眼睛与书本保持合适距离。
5. 保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A、C、E和叶黄素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橙子、蓝莓、鱼类等,有助于保护眼睛。减少甜食、油炸食品摄入,避免过多糖分影响眼部发育。
6. 定期检查视力:每3-6个月带幼儿到正规医院或机构检查视力、眼轴等,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及时发现视力问题。
7. 培养良好用眼习惯:连续用眼30-40分钟后,休息10分钟,向远处眺望或闭目养神。教导幼儿不用手揉眼睛,保持眼部清洁。
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眼健康,在新生儿健康体检时就要主动进行视力筛查。及时为幼儿建立屈光发育档案,三岁后每3—6个月定期监测视力和屈光发育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重视 入园眼健康检查。家长在家可教会孩子通过视力进行视力检测,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
简单的护眼小运动,能有效缓解眼部疲劳,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1)眨眼:稍微用力将眼睛完全闭上再睁开。 
(2)转眼球:上下、左右、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眼球。
(3)眼保健操: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能有效缓解不良状态,预防近视。
(4)20-20-20远眺法:就是连续用眼20分钟以后,抬头远眺20步(6米左右)的地方连续20秒。如果有些连续活动实在无法马上停下,也要在结束后远眺、放松活动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