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尤其是在幼儿园、托儿所等儿童聚集的地方尤为普遍。以下是关于手足口病的一些关键信息:
一、症状:
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以及手脚出现皮疹或水疱。口腔内部,特别是舌头、颊黏膜和硬腭上也会出现疼痛性溃疡。部分患儿可能仅表现出轻微的发热和皮疹,而没有明显的口腔溃疡。
二、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多样,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
三、预防措施:
1.勤洗手:洗手是最好的预防细菌和病毒的方法,特别是幼儿玩过公共设施,从户外环境回来时。
2.勤通风,常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不二法则。
3.勤洗晒,消毒:肠道病毒最怕的是紫外线和高温煮沸消毒,家长们可以对家中物品结合以上两种方式进行消毒。
4.接种疫苗:接种手足口病疫苗(EV71疫苗),主要用于预防EV71型病毒感染。
四、治疗与护理:
目前,针对手足口病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家长朋友们应该尽快给孩子退热处理,因为退烧的方法比较多,家长可以酌情选择对幼儿没有伤害的退热方法。同时,家长要做好护理工作,及时退烧,注意病情变化,补充营养,注意饮食,并进行适当的伤口护理。
五、注意事项:
1.如果孩子出现手足口或疑似传染病,切莫自行用药,应及时去医院治疗,及时告知班级教师,以便幼儿园采取措施。
2.孩子患病后要及时隔离,家里的玩具、用品等也要及时消毒并在阳光下暴晒。
3.手足口病患儿经隔离期完全康复后,医院开具复课证明经幼儿园保健人员查验后方可返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