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论学习:《关于幼儿园项目活动实施策略的思考——以“草莓成长记”为例》 ㈠主持人介绍理论学习分享内容:各位老师,今天主要由我来向大家分享一下理论学习内容。这一次的理论学习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关于幼儿园项目活动实施策略的思考》。 ㈡吴老师分享理论学习内容,重点学习文章中实施策略的内容: ⒈创设丰富的探究环境,支持幼儿与环境进行深入互动。 ⒉聚焦问题,引导幼儿制定并丰富项目活动计划。 ⒊鼓励幼儿小组合作,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探究。 ⒋策划展示探究结果,帮助幼儿共享探究经验。 ⒌活动反思: ⑴幼儿在项目活动中学到了什么 ⑵项目活动中教师是如何提供支持的(预先规划,动态调整;多元支持,梳理方法。) ㈢教师分享学习感想。 李晓莉:通过学习《关于幼儿园项目活动实施策略的思考——以“草莓成长记”为例》,我收获颇丰。在“草莓成长记”这个案例里,看到了项目活动从起始阶段的巧妙导入,到探索过程中对幼儿好奇心的充分激发,再到成果展示阶段对幼儿自信心的有力提升,每个环节都紧密相扣。这让我意识到,项目活动能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我也反思了自己以往的教学。今后我会更加注重活动的系统性与连贯性,精心设计每个环节,像“草莓成长记”那样巧妙引导幼儿深入探究。同时,我要学会充分利用周边资源,丰富活动内容,让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亲身参与和体验。我还会加强观察与记录,及时捕捉孩子们的兴趣点和困惑,以便灵活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让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成为他们快乐成长的源泉。 李冬妮:在大班开展制作酵素的项目活动,可以借鉴“草莓成长记”的成功经验。首先,要创设丰富的探究环境,鼓励幼儿与环境深入互动,比如设立一个专门的酵素制作区,提供各种水果、蔬菜作为原材料,以及所需的容器和工具,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其次,要聚焦问题,引导幼儿制定并丰富项目活动计划,比如讨论酵素的作用、制作方法和可能遇到的问题,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出来,并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经验确定活动的目标和重难点。在探究过程中,鼓励幼儿小组合作,通过查阅资料、咨询家长或老师等多种途径解决问题,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最后,要策划展示探究结果,让幼儿分享自己的酵素制作过程和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加深对酵素制作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整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充分的支持和引导,让幼儿在探究中不断学习、成长。 二、结合前期项目活动实施中各项目组的观察记录,分析亮点与不足。 主持人:结合几位老师交的观察实录,我们研讨儿童本位下庭园式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东亭集市 1.活动开展结合当下季节的资源(自然材料:树叶、小花等)制作集市里的各种物品。 2.幼儿经验:幼儿是否参加过集市,里面有什么?由此生发怎么让集市变得更加丰富,让其他小朋友知道集市的存在。 3.让其他班级孩子知道集市的存在:宣传海报、邀请函(时间、地点、售卖的重点物品) 4.幼儿制定买卖规则:幼儿商量讨论 5.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就一个班孩子供不应求怎么办?邀请家长、其他孩子体验) 6.集市标记的设计:幼儿自主设计制作 7.流动摊位(进班宣传、摆摊等等,提高幼儿社交能力) 8.分组完成不同的任务(投票选举、自主讨论) 亲水乐园: ⒈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充足且安全的运沙工具,如不同型号的铲子、推车、小桶等,并确保沙池环境安全无隐患。在游戏开始前,组织幼儿进行计划讨论,引导他们合理分工,鼓励每个幼儿都积极参与到思考中来。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密切观察幼儿的表现,当幼儿出现合作矛盾时,及时介入并引导他们用恰当的方式解决,比如通过交流、轮流等方式化解冲突。教师还可以适时提出开放性问题,如 “怎样能让我们的沙堡更坚固”,激发幼儿进一步思考和探索。游戏结束后,组织幼儿一起回顾运沙过程,分享成功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帮助幼儿总结经验,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⒉运沙游戏对大班幼儿能力水平的发展是多维度的。它能提升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像用铲子铲沙、推车运沙等动作,锻炼了幼儿大肌肉群的运动能力以及手眼协调能力。在合作过程中,幼儿们不断交流互动,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锻炼,他们需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需求以及对任务的理解。 ⒊同时,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也在逐步发展,他们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在出现分歧时协商解决问题,共同朝着目标努力,理解团队合作中每个人的角色和责任。 ⒋运沙游戏还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面对一堆沙子,他们可以构思出各种造型并努力实现,将脑海中的想象转化为现实作品。 ⒌在幼儿合作分工运沙的过程中,他们收获的不仅是游戏成果,更是身体、语言、社交、创造等多方面能力的成长与进步。 自然厨房: ⒈三次活动缺乏连续性,比较割裂,建议可以有一个重点,引导幼儿循环进行。例如第一次是进行处理,第二次是品尝,第三次可以将做剩下的进行残余处理,让活动连贯起来。 ⒉建议教师在活动中也可以渗透一些科学探究或是餐桌礼仪等方面的内容。 ⒊采摘回来之后 ⒋小朋友做剩下的番茄残渣或是一些剩余果皮可以留下来做酵素,渗透保护环境的内容。做酵素中有一些配比的点,也可以让小朋友进行探究。把酵素倒回生长农场,帮助幼儿建立起生态链。 ⒌可以将美育和食育联系起来,比如说做水果拼盘之前可以让幼儿设计一些图纸,考虑到色彩的搭配。 ⒍在活动中还可以渗透一些营养搭配,例如番茄可以和什么搭配在一起吃比较有营养。 ⒎在活动结束后可以引导幼儿继续观察采摘点,是否还可以生长出农作物来,也可以继续探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