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郊幼儿园11月研究记录表(24-25上)

作者: 时间:2024-11-22 点击数:

课题活动记录表

20242025学年第学期

活动时间

2024.11.22

9:30~11:00

活动地点

东郊幼儿园二楼教师研修室

主持人

吴花

参与人员

课题组核心成员

课题名称

《儿童本位理念下“陶然自得”庭园式项目开发与实践研究》

活动内容

儿童本位理念下“陶然自得”庭园式项目开发与实践研究第三次活动

一、理论学习《基于项目活动的幼儿深度学习支持策略与实践探索》(陈滟)

项目活动是一种以幼儿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引导幼儿进行深入的主题活动探究,并从中获取知识与关键技能。项目活动与深度学习理念不谋而合,均倡导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索,激励幼儿在解决问题、团队协作及自我导向的学习过程中积累知识,培养其原创性思考与高阶思维能力。

㈠设计互动式项目活动,优化深度学习环境

⒈以偶发灵感设计互动式项目活动

⒉以儿童本位设计互动式项目活动

㈡设计趣味性项目活动,激活深度学习动力

⒈创设生活化情境

⒉创设驱动性问题

㈢设计个性化项目活动,提升深度学习质量

⒈帮助幼儿自主探究

⒉促进幼儿深度合作

二、教师交流心得体会

陈:通过学习《基于项目活动的幼儿深度学习支持策略与实践探索》的学习,我对“设计趣味性项目活动,激活深度学习“这一块感悟较深”,教师要创设生活情境,使幼儿沉浸其中、乐在其中。同时,教师适时引导,激励幼儿勇于探索未知,敢于提问求解,进而支撑深度学习。比如对于自然厨房南瓜项目,可以结合季节特点,做点南瓜羹,南瓜饼,然后分发到其他班级。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将生活场景巧妙融入学习之中,激活了幼儿思维,还让他们有了更加深刻的亲身体验,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孙:文中提到要以儿童本位设计相关项目活动,让我想到前几周开展的关于蜗牛的项目活动,对于小班儿童来说,蜗牛是他们比较喜欢和熟悉的,所以设计活动时要考虑既要充满趣味性,又要能够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探索和思考,促进幼儿深度学习。通过讲述蜗牛的故事或播放蜗牛的视频,激发儿童的兴趣。出示实物蜗牛,让儿童近距离观察蜗牛,引导他们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如触角、壳、身体等。讨论养护方法:与儿童一起讨论如何养护蜗牛,如给蜗牛提供合适的生活环境、食物等。设置蜗牛管理员鼓励儿童报名成为蜗牛管理员,轮流照顾蜗牛,并记录蜗牛的生长情况。使用放大镜观察,让儿童使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细微特征,如蜗牛的触角、嘴巴、牙齿等。通过这样的项目活动设计,不仅可以让儿童在观察、探索和思考中增长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激发他们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与尊重。

三、围绕“万物剧场”梳理策略

㈠万物剧场——绘本剧表演

孩子们在阅读《好饿的毛毛虫》绘本后,积极主动地展开了一系列富有创意和教育意义的活动。当制作出毛毛虫后,孩子们又进一步提出在万物剧场表演绘本剧,这不仅展示了他们在语言领域的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还体现了他们在社会领域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全班小朋友都有机会参与到角色分配中,共同为表演出谋划策。孩子们在游戏和生活中学习,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宝贵的经验,促进了他们在多个领域的全面发展。

㈡梳理解决策略

冯:表演结束后,组织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姚:教师与幼儿一起设计舞台背景,合理安排灯光和音效,增强表演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许:能够根据幼儿的兴趣发现幼儿对绘本《好饿的毛毛虫》非常感兴趣,并且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去寻找材料制作绘本剧表演的道具。

李:可以引导幼儿分不同的小组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制作,变得更丰富。

杨:幼儿制作的过程也可以请小朋友用相机记录下来。

⒈舞台呈现策略:打造逼真场景,强化表演氛围

通过师幼共同设计绘画、手工制作舞台背景,结合适宜灯光音效,生动还原《好饿的毛毛虫》场景,提升表演吸引力。

⒉评价提升策略:多元评价反馈,助力表演成长

表演后组织幼儿自评与互评,教师以鼓励为基肯定努力创意,辅以建设性意见,促进表演水平进阶。

⒊活动实施策略:分组材料创作,记录精彩瞬间

引导幼儿分组运用多样材料制作,丰富活动开展形式,并安排小朋友用相机记录制作过程,留存珍贵回忆与素材。

活动小结

本次课题活动围绕基于项目活动的幼儿教育展开了多方面的探讨与交流,重点聚焦于理论学习、教师心得分享以及 “万物剧场” 项目活动的梳理与策略总结。为基于项目活动的幼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无论是项目活动的设计策略,还是“万物剧场”的具体实施与策略梳理,都将对今后的幼儿教育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与指导作用,有助于教师们更好地开展项目活动,引导幼儿进行深度学习,促进幼儿在多领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

记录人

张雨萱



主办单位:高新区娄江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