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论分享《劳动教育,幼儿园可以怎么做?》 主持人:各位老师,今天我们教研活动的主题为我会劳动……:实践与思考。劳动可以促进幼儿多方面的成长与发展,之前我们学习的理论让我们了解了劳动教育的价值,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理论内容,里面的实践性较强,更加贴合我们幼儿园的教育实际。其中具体提到了幼儿园各个年龄段的劳动指南,以及劳动实践中的注意点。学习之后请老师们谈一谈你学习后的想法。 ⑴理论学习《劳动教育,幼儿园可以怎么做?》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劳动教育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大中小学要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 ①孩子在劳动中的学习 ②培养孩子做家务注意的问题 ③幼儿园劳动指南 ④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 ⑵请老师发表自己基于文章学习后的感想。 徐:劳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教师要多锻炼多培养,小班孩子的动手能力还是很强的。 张:要让劳动变得有趣,孩子在劳动时十分开心,最近我们提供了小扫帚、小拖把等劳动工具,孩子非常愿意劳动,在劳动过程中获得了很大的乐趣。 李:孩子对劳动还是很感兴趣的,都很愿意劳动,教师要帮助幼儿学会正确的劳动方法,让家长也一起参与进来,家园同步进行劳动教育。 倪:不要怕孩子在劳动时把事情弄得更“糟”,培养孩子的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是一个长期的教育任务,教师和家长要有耐心。 主持人小结:这篇理论学习基于教育实践深入理解幼儿参与劳动的必要性,从大家的分享中可以发现大家的关注点都是在幼儿实际的劳动实践上,这篇文章中的劳动指南可以给我们很好的方向引领,通过我们日常中不断的指导与鼓励,能引导幼儿往更高层次的劳动目标发展。 二、研讨适合小班幼儿的劳动项目,挖掘班级内的劳动教育资源 ⑴反馈问卷汇总后的关键词 主持人:前期老师们围绕小班幼儿劳动教育反馈了自己的想法。首先是在小班阶段,属于小班幼儿能做的力所能及的劳动有哪些,大家反馈出来的关键词有:擦洗物品(镜子、桌子椅子等);整理物品(衣物、储物柜、餐具、床被、游戏材料等);洗盘子;扫地;照顾自然角;分发餐具。 ⑵研讨适合小班幼儿的劳动项目与资源 主持人:大家思考一下,这些关键词中提及的劳动是否都适合小班年龄段的幼儿参与?或者是否还有补充? 擦洗物品:适合小班幼儿参与,除以上提到的物品外还可以擦玩具材料、小抽屉。 整理物品:适合小班幼儿参与,教师注意选择适合小班叠被子的方式和上铺幼儿的安全,尝试分组练习铺被子。 洗盘子:适合小班幼儿参与,教师设定好路线,提供小巧轻便的棉柔巾,可供幼儿晾晒后反复使用 分发餐具:适合小班幼儿参与,可设置小组长分发,幼儿轮流担任。 扫地:适合小班幼儿参与,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合适的工具。 补充: 生活区提供一些食材,练习剥皮、团面等技能; 尝试让幼儿种植蔬菜、水果; 引导幼儿学会垃圾分类。 三、提出在环境创设、材料提供、教师策略方面的具体建议 主持人:大家其实预期过未来幼儿的劳动水平可以达到一个什么水平,有的说学会扫地、自己叠被子、轮流摆放早点餐盘、自己清洗、自主整理打扫,具有显现的劳动意识。那么我们现在想一想从环境创设、材料提供、教师策略方面入手,可以怎样引导幼儿逐渐萌发自主劳动意识,增强劳动能力。 ⒈环境创设: 姚:创设自主劳动的氛围,萌发幼儿自主劳动的意识; 陈:创设“小组长”的墙面,引导幼儿为小组服务; 杨:创设“劳动小明星”墙面,激发幼儿的劳动热情。 ⒉材料提供: 张:洗盘子:提供轻便小巧的棉柔巾,小夹子(标好学号)、晾衣架用来晾晒棉柔巾; 李:自主打扫:提供尺寸适合幼儿的扫帚和簸箕; 徐:生活区:提供一些食材,练习剥皮、团面等技能。 ⒊教师策略: 倪:教师要加强引导,鼓励幼儿自主劳动,为劳动的幼儿提供奖励; 杨: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重视榜样示范的作用; 姚:教师可以和幼儿谈话活动中观看一些劳动的视频,学习劳动的方法; 陈:幼儿园与家庭合作开展劳动教育,共同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 四、主持人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 总结:感谢大家今天共同参与此次的课题研讨活动,基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及学习特点,结合孩子的劳动现状,我们挖掘了班级内现有的可供孩子进行劳动活动的有效资源,梳理了教师角度的支持性策略,涵盖了环境创设、材料提供、教师策略三块面。接下来,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如何充分利用以上资源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类劳动项目中去呢?期待大家劳动项目的开展。 |